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扎实推进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,11月19日下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综合楼师德涵养基地会议室召开2025-2026学年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推进会。教务部督导组成员、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会议。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俊峰主持。
本次会议紧扣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-2026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》文件精神,按照学院的有关要求,围绕“聚焦学情,改变教学模式,协同学生管理,打造有效课堂”主题,深入开展研讨交流。
会上,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陈琪、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白婷婷、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药飞飞、国家安全教育教研室主任弓宇琛分别结合课程特点,就前期学情调研成果、问题清单梳理、教学策略调整、教管协同机制构建及课堂教学优化方案作了系统汇报。
各教研室普遍反映,通过课堂观察、问卷调查、学生座谈等方式,精准掌握了当前高职学生在知识基础、认知习惯、价值诉求等方面的鲜明特征。例如白婷婷老师结合前期国赛备赛感受,谈到了问题清单的提炼方法。她认为,提炼问题不仅可以向学生征集,也可以根据授课内容的重难点进行倒推,确保问题清单的质量与时效性。针对问题清单,各教研室提出目标分层化、内容情景话、案例融合、数字赋能等创新举措,并积极探索将专业课人才培养方案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联动机制,推动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同向同行、协同发力。
随后,教师代表郭燕、吴若男、师婉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作了精彩发言。她们一致表示,新时代思政课必须“从学生中来,到学生中去”,要善于用青年话语讲清国家大义,用专业场景诠释制度优势,用真实行动回应现实关切。
学院督导组张玮玮、李慧博全程参会并给予高度评价,认为本次教研活动准备充分、问题精准、举措务实,关于问题清单式教学探讨走在了全院各教学单位前面,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高度的责任感与专业水准。
任俊峰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,此次主题教研活动不是终点,而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新起点。全院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,持续深耕学情、创新教法、强化协同,切实把思政课打造成有温度、有深度、有力度的“金课”,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,为培养德技并修的新时代医药人才筑牢思想根基。
